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二)》(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二)》
    基督教(诞生于IC的罗马帝国)
    第一次分裂
    天主教(西派)、东正教(东派)
    第二次分裂(16C)
    天主教、新教(宗教改革的产物)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2、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3、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
    4、出售赎罪劵(导火线)
    二、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内容:
    罗马教会:因行称义;窦手术最劵
    马丁.路德:因信承义;《关于赎罪劵的功效》(改革序幕)
    (2)影响: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人文主义色彩
    《关于赎罪的功效》的实质: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的作用,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的人人平等的意味。
    宣称:功效微不足道只要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
    质问:教皇最富,为何要花穷人钱
    (2)性质:反对天主教会、思想改革运动
    (3)结果:新教产生;三教鼎立
    新教:“路德教”或“新教路德宗”简化仪式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伊斯兰教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著作:《基督教原理》
    (2)内容:“靠信仰得救”——先定论——否定对教皇的盲从,否定封建主义的特权
    (3)积极作用: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其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本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三、宗教改革的性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四、宗教改革的影响:
    1、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2、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3、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