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思想文化: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代表人物
    儒家:孔、孟、苟
    道家:老、庄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兵家:孙膑
    3、影响:“百家争鸣”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历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一)、仁者的叮咛
    (1)走进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我读《论语》:
    仁:(1)含义:“仁者爱人”;(2)途径:“忠恕”之道(3)治国:“为政以德”
    礼:等级制度
    鬼神观:态度敬而远之
    (3)万世师表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
    (1)主要思想:
    a、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仁政学说——民本
    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b、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仁义礼智根于心”
    c、“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
    (2)影响:
    a、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b、《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北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c、孟子为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荀子——先秦思想的总结者
    (1)主要思想: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朴素的唯物主义)
    (2)“性恶论”,认为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3)政治:礼法并施
    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三、道家和法家
    初识老子: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东方智慧:道是万物之本、无为而治
    (一)庄子:
    1、主要思想
    (1)“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2)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3)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4)文学、美学成就
    2、庄子的思想体系与评价
    “齐物”的观点充分反映了没落贵族失去探究客观真理的信心。
    “逍遥”的人生态度,反映了没落的贵族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
    这些思想在古代社会总的来说起了不良影响。


    (二)韩非子的思想
    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法”是指官府的法律,它好比马笼头,是起规范作用的;
    “术”是指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它好比是人驾驭马的方法,也就是权书
    “势”是指国家政权来说的,君主要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它好比马鞭,是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
    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
    2、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
    3、韩非思想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互为表,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战国——秦   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革命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三)墨子和墨家
    1、墨家学派组织严密:成员成为墨者,领导人成为巨子,是侠客的渊源。
    2、墨子的思想
    (1)主张“兼爱”、“非攻”
    (2)主张“尚贤”
    (3)承认上天、鬼神的存在——哲学思想
    (4)提倡“尚力”、“节用”、“节葬”
    3、墨子思想的影响
    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战过后,不再受人们重视。
    墨子的思想为什么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呢?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生产,墨家学派思想能够在小生产者群体中产生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

    (四)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六)如何遏制上课讲话的行为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评论1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广东省深圳市] 好 、、、、、、、、、、、、、、、、、、、、、、、、、、、、、、、、、、、、、、、

    wwe186766

    2016-07-10 18:07:42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