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2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发展进程
    新航线的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全球化时代
    2、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2)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立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3)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5)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6)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
    3、实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表现:
    a、贸易全球化——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b、资本全球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1945年);世界银行集团形成
    c、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建立过程:前身是世界关贸总协定;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标志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英文缩写“WTO”)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
    相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它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即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不同:(1)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而世贸组织则是一个常设的,永久性存的国际组织,是完全独立的国籍法人
    (2)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世界组织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置于其管辖之内;
    (3)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商议,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世贸组织成员承担义务具有统一性,即必须以“一揽子”式接受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不能选择
    (4)在解决争端时,只要有一个缔约方,提出反对,关贸总协定就不能做出裁决,而世贸组织员必须遵守世贸组织各协定、协议的规定,执行其争端解决机构做出的裁决。
    2、宗旨、目标: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节贸易纷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逐步取消贸易壁垒,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4、原则:运行基于规则而非强权,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总够的重视
    5、决策特点:
    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协议是所有成员参加谈判、同意并由其国内立法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的。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1)中国需要世界:入世后,中国可以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
    (2)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入世后,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WTO给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艰辛历程
    (1)1947年,中国参与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2)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申请
    (3)1986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3、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利于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
    利于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4、中国加入WTO的挑战:对我国弱势产品、企业和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5、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1)它可以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新的有利条件
    (2)它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整体,客观上经济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
    (3)它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
    (4)它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6、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1)扩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南北矛盾
    (2)发达国家推行全球化会使本国工业空心化,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3)全球化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4)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和13课复习课《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1课复习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复习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复习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和8课复习课《两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和6课复习课《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和4课复习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和2课复习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课)》(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