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2 > 正文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地位日益稳固
2、措施(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1)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
(2)农业:
a、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b、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
c、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玉米
3、结果:收效甚微,失败
4、失败原因
(1)提出的战略目标(建成共产主义)超越实际
(2)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指导思想),带有很大的盲动性。
(3)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4)1964年粮食减产,加速了赫鲁晓夫的下台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1)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同时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方面: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
2、
(1)改革前期: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改革后期:经济逐渐停滞:70年代为维持超级大国地位,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改革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进入僵化状态,苏联社会陷入困境。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了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是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3、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结果、;前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原因: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端;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时间:1985年
2、背景:“步路蹒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3、指导思想:加速战略
4、内容: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5、结果:失败
6、影响:苏联失败
改革重点在经济领域: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5、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原因: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仍未放弃苏联传统做法,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请回答:
(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方针提出: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开始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这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原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
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的一点点成果化为乌有。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谢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一位丹心育人、无私奉献、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一位在平凡教育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教育工作者。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复习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和8课复习课《两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和6课复习课《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和4课复习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和2课复习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