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2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历史渊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
    (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合适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方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过程
    (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3)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4、通俗性报刊特点
    (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于世俗,运笔显明,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2)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6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4)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5)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2、电影
    (1)发展:
    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具有真、奇、活等特点。
    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定军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拍电影(1905年)
    《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1913年)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
    《渔光曲》——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34年)
    (2)优秀影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
    抗战结束后:《八百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
    (3)发展特点: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无声到有声,从黑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
    3、电视
    (1)问世:20世纪30年代
    (2)发展过程: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3)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内到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4)意义: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互联网应用的事例: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4、影响:
    (1)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2)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是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3)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4)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课)》(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必修2)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