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2 > 正文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历史的转折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伟大的转折”?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中央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继续犯“左”倾错误,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2)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2、决策
思想线路:“左”倾——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
3意义: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中开始的原因
a、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c、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以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2)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试行: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推广: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化:变革生产关系: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
(3)结果: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管理方式:人民公社——乡、镇政府;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改革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认识上存在误区——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建立过程: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体系基本建立
3、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已达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王老师

男,中教中级职称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有着热情而又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善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复习课)》(必修2)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