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心发挥有利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铜共同体: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这是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4)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中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4)增强了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是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国内原因: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重视教育,银镜先进科学技术;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国际原因:美国的大力扶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
2、影响:
(1)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基友联盟亦有摩擦。
(2)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3)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2、成立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4、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影响: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奔溃;世界格局多极化。
6、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登上里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于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教学标兵。热爱教育,讲课生动形象, 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