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国际:
(1)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矛盾尖锐)
(2)俄国十月革命(指明方向)
国内:
(1)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2)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
(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
2、爆发与经过
第一阶段(1919.5.5-1919.6.3)
地点: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
结果:被捕
第二阶段(1919.6.3-1919.7月初)
地点:上海
主力:无产阶级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
结果:被捕
3、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意义:
(1)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3)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最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5、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核心: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
国际: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人物:毛浙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名称、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机构
3、成立的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原因:必要性:敌强我弱,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可能性: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
(2)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
(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4)实现目标: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共产党员一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独立性;国民党改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影响:促进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2、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3)主要对象:北洋军阀
(4)革命任务: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5)革命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
北伐战争(1926年):
结果: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名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影响:是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列强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革命阵营内部发生危机,蒋介石、汪精卫革命面貌先后暴露。
(6)国民革命失败
原因:客观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上,中共年幼缺乏经验;陈独秀在后期的右倾错误放弃领导权;共产党国际错误指导。
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安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主持县级课题并结题。多年带高三历史班,任重点班历史教学,高考成绩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