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1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必修1)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1864.7)
    一、原因:
    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2、外部原因:西方殖民势力的压迫
    3、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的推动
    4、直接原因:广西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经过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变乱--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1、天朝田亩制度
    (1)、土地分配:
    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无人不饱暖。
    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个年龄平均分配。
    产品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户留足够口粮,其余归圣库。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革命性:它反映了农民要求活的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贫富,圣库制度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
    落后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2、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轩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方案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但他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三、失败
    1863年7月,天京陷落。
    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定都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战略上的失误。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复习课)》(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必修1)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复习课)》(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课)》(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课)》(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必修1)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