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极其分布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从广义来说,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从全球来看,因为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顺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少。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我国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例如,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河网密布,水量充足,加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这里的河流流程长、水量大,支流众多,内河航运业也十分发达。
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水的质量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产品质量、市场售价等也就不同,经济效益也因此存在差异。例如,将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直接影响饮料生产的经济效益。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无法开发利用深埋地下的深层地下水,也不能将咸水和海水转化成饮用水。所以,那时候人类主要在沿河和沿湖地区发展,世界上主要文明发祥地也大多产生和发展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
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不仅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而且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这些措施使人类可以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增加到9×1012立方米。人类还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大型水工程,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这些措施大大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合理利用水资源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从水资源的数量来看,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导致需水量增加,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市,需水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从水资源的质量来看,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很多污染物质得不到处理而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水资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制定科学的用水战略,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饮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在美国,连贯东西的调水工程为西部开发创造了条件,昔日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世界上富饶的城市和地区,这对美国经济宏观布局,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组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维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