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鲁教版 > 初二 > 语文 > 上学期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杜甫诗三首》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壕 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研讨与练习
    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着三首诗。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辞”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即时?为什么?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三、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例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的《春望》中有哪些对偶句?把他们找出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评论1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广东省深圳市] 好

    091256332069184528

    2010-10-27 20:56:47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