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必修2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语文第9课《苏东坡游赤壁》(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苏东坡游赤壁》
        在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梳理文章了解了《赤壁赋》这篇课文的内容,而我们说过光知道里面字词的涵义对于《赤壁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重点应该放在赏析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苏轼用什么样的方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讲了什么样的道理。
    1、请找出作者感情变化内在线索。
       苏子乐甚→苏子愀然→客子之悲→苏子感悟→客喜而笑
    2、苏子之乐,乐由何来?
       月夜泛舟的陶醉
    3、苏子愀然,缘何而然?
       悲凉箫声的伤感
    4、客诉悲情,悲自何生?
      (1)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的兴亡之悲
      (2)宇宙之无穷与人生短暂个体渺小对比生悲
      (3)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理想不能实现之悲
    5、水月做比,讲何道理(由悲而悟,苏轼有了哪些悟?)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6、杯盘狼藉,为何如此?
       乐、喜
       乐指面对突来的美好景色的欣然反应,是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的是感官体验;喜是理性思考后达到的一种精神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喜是忘情尘世的洒脱。
    而此时的苏轼,洞穿人世沧桑,超越天地两界,一叶扁舟浩浩长江水,一曲天地弧影任我行,时间的灰烬在大浪中化作永恒的悲叹调。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评论1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北京市] good

    136****4962

    2017-02-03 12:49:52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