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三 > 语文 > 下学期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驱遣我们的想象》

    在原始社会里,文字还没有创造出来,却先有了歌谣一类的东西。这也就是文艺。

    文字创造出来以后,人就用它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一切记录下来。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这样,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

    后来纸和笔普遍地使用了,而且发明了印刷术。凡是需要记录下来的东西,要多少份就可以有多少份。于是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当然,现在还有许多文盲在唱着未经文字记录的歌谣,像原始社会里的人一样。这些歌谣只要记录下来,就是文字的集合体了。文艺的门类很多,不止歌谣一种。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如果不识文字,那自然不必说了。即使识了文字,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家认为佳句。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儿: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上面说的不过是一个例子。这并不是说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这一点必须弄清楚。

    再来看另一些诗句。这是从高尔基的《海燕》里摘录出来的。

        白蒙蒙的海面上,风在收集着阴云。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 

        …………

        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已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潜水鸟也在哼着——它们这些潜水鸟,够不上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轰击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蠢的企鹅,畏缩地在崖岸底下躲藏着肥胖的身体……

        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着白沫的海面上飞掠着。

        …………

        ——暴风雨!暴风雨快要爆发了!

        勇猛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扬扬地飞掠着,这胜利的预言者叫了:

        ——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如果单就字面解释,这些诗句说了一些鸟儿在暴风雨之前各自不同的情况,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进一步追问:当暴风雨将要到来的时候,人忧惧着生产方面的损失以及人事方面的阻障,不是更要感到不安吗?为什么抛开了人不说,却去说一些无关紧要的鸟儿?这样地问着,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

    要领会这首诗,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而且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扬扬地飞掠着”。这当儿,就仿佛看见了聚集的阴云、耀眼的闪电,以及汹涌的波浪,就仿佛听见了震耳的雷声、怒号的海啸。同时仿佛体会到,一场暴风雨之后,天地将被洗刷得格外清明,那时候在那格外清明的天地之间飞翔,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舒适愉快。“暴风雨有什么可怕呢?迎上前去吧!教暴风雨快些来吧!让格外清明的天地快些出现吧!”这样的心情自然萌生出来了。回头来看看海鸭、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那意境是什么呢?就是不避“生活的战斗”。唯有迎上前去,才够得上“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读者也许是海鸥、潜水鸟、企鹅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感到海燕的快乐,因而改取海燕的态度,这是一种受用。读者也许本来就是海燕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仿佛听见同伴的高兴的歌唱,因而把自己的态度把握得更坚定,这也是一种受用。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

    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2021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过(lüè)     油(xī)       安(gǒu)
B.躲(bì)       拘(ní)       然(chàng)
C.赏(jiàn)    驱(qiǎn)   桥(tù)
D.一(lǚ)      使(jí)         合(qiè)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2.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拘/土       趣/即物起      息事人/死不屈
B.驱/责       歌/阆苑台      相形见/咄逼人
C.乐/唱       记/歌载舞      恰如其/棱角
D.合/木       麻/暴天物     谆谆教/韬光养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________,是为成名;知音________,是为寂寞。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__,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B

4.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就是歌谣一类的东西,它产生于文字之后。
B.在印刷术出现之后,文艺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
C.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这样就能鉴赏出作品的意境美。
D.我们鉴赏文艺作品,必须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文艺作品的美,这是我们的最大目的。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B

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驱遣”“摘录”“接触”“聚集”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驱遣想象”“所见所闻”“意境优美”“原始社会”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这句话的主干是“读者会面”。
D.“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复句。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

1.文学知识填空。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家、家。有“”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叶绍钧、作、教育、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2)读者也许本来就是海燕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仿佛听见同伴的高兴的歌唱,因而把自己的态度把握得更坚定﹐这也是一种受用。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
(3)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4)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佳句。()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比喻论证;
(2)对比论证;
(3)道理论证;
(4)举例论证
;

3.指出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
(2)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
(3)这胜利的预言者叫了:——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反问;
(2)拟人;
(3)比喻、拟人
;

三、按要求做题。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化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②本质上说,文化认同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徳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③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群体的精神支柱。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⑤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________无法形成文化自信。
(1)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文化认同
B.国家认同
(3)第⑤句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文化认同是认同。或认同是认同。
(2)A;B
(3)更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苏北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③如何培育社会的创造力?还得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毋庸置疑,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使命,既是传承知识,更在培养新人。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丰饶,儿童的天真烂漫、憧憬梦想,是多么阳光!独立的人格力量,创新的人生志业,正是要在这一片广阔和丰饶中发育、生长、成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同一个模式中的温驯听话,在同一种取向中的蹑手蹑脚。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所幸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呼唤中,在用脚投票的倒逼中,中国教育开始了痛切的反思。新一轮教育改革,既要从教育公平正义切入,更要向自由全面发展着力。
       ④社会是校园的镜像。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已形成科技新潮,新生代创客已登上创业舞台,自由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量必将进一步彰显。
       ⑤创新的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⑥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⑦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应的论据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说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创新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创新的根基在于文化的进步。(创新是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2)道理论证:“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专家的话作为论据,论证了应试教育的危害。
举例论证:“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列举实例,论证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论证了应该从教育创新的观点。
(3)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
(4)在生活中多动手多发现培养改变身边小事物的创新精神;在思想上对陈旧的教条有创新精神;开拓视野,创新思想等。

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四川省乐山市] 喜欢这个老师讲课

183****9819

2020-03-13 08:53:28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