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三 > 语文 > 下学期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2021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怅(chóu)     赋(yǔ)       门(kuí)
    B.染(xuàn)     树(bǎi)      和园(yí)
    C.暮(ǎi)          真(zhì)      影(lüě)
    D.霞(zhāo)     悉(shú)     园春(qìn)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蔡瑜先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绘画创作,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未曾动摇。
    B.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赛场上,一骑绝尘的C罗对热爱足球的观众是不陌生的。
    C.“传承与梦想·书画艺术校园行公益巡讲”活动现场,200余名师生与书画艺术家欢聚一堂,认真听了书法、绘画讲座和书画作品。
    D.《铁扇公主》这部动画将中国山水画搬上了银幕,并借鉴了戏曲艺术的造型,浓郁的民族特色。

    5.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②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
    ④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二、填空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惆怅() 真zhì() 浮光影()
    暮ǎi(染()  朝暮暮()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作者先提出“意境就是;写景就是”的观点;再以人们熟悉的中国诗词为例,阐明了景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获得意境的方法是;最后,指出画画要有意境,还要注意运用好的表现方法——意匠,使论述更全面。

    三、按要求做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胸有成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浮光掠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堂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③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④段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当代创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国山水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