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021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4.司马光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ò)水中。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2.查字典填空。
如果不认识“持”字,可以用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
“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 拿着;握着。 ② 遵守不变。 ③ 掌握;料理。 ④ 挟制。 ⑤ 对抗。 给下面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持石击瓮。 ()
爸爸说,妈妈是一位勤俭持家的好妻子。 ()
持之以恒。 ()
3.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足跌没水中。()
A.没有 B.埋没 C.淹没
(2)光持石击瓮破之()
A.代词,指群儿 B.代词,指瓮 C.代词,指石头
(3)众皆弃去。()
A.离开 B.距离 C.除掉
三、主观题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2.课内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 ) 众皆弃去( )
(2)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 )
②众皆弃去( )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
(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4)学有所感,判断正误。
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庭院中玩耍也有危险,我们不能去那里玩了。( )
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镇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相关人物
司马光(1019—1086),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zuǎn)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字词学习
司(sī
) 跌(diē
) 皆(jiē
) 弃(qì) 持(chí)
司马光 跌落 皆大欢喜 丢弃 保持
公司 跌价 比比皆是 抛弃 持续
多音字
没:mó(淹没);méi(没有)
得:dé(得救);de(跳得高);děi(可得注意)
字词解释
【戏】游戏;玩耍。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没】沉没。
【去】离开。
【持石】拿着石头。
【之】代词,指瓮。
【庭】庭院。
【足跌】失足。
【皆】全;都。
【光】指司马光。
【破】使……破。
【迸】(水)涌出。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是讲司马光儿时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用石头砸破瓮,救出了小伙伴的故事。
译文: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儿攀爬瓮。一不小心跌进了瓮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全都离开了。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破那口缸。
缸里的水涌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主旨概括
《司马光》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谢老师
女,小教特级职称
市级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市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曾在全省、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