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三年级 > 语文 > 上学期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2021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

    一、判断题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叶绍翁。(    )

    2.“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是知道有几个儿童在帮助大众织布。(    )

    3.“挑促织”的意思是“捉蟋”。(    )

    4.“篱落”就是指“篱笆”。(    )

    二、填空题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 ②xíng
    道()   银()   步()
    (2)“处”读音:①chǔ chù
    分()   到()   理()

    2.选择加粗字的正确意思。
    坐:①坐下 ②(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 ③瓜果等植物结果实 ④把锅、壶等放到炉子上 ⑤因为
    (1)火旺了,快把水壶上。()
    (2)妈妈在沙发上织毛衣。()
    (3)这座房子北朝南。()
    (4)花谢了,瓜秧上了几个小瓜纽儿。()
    (5)停车爱枫林晚。()

    三、主观题

    1.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山行》,完成习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3.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代诗人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月
    【宋】程颍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诗句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是(    )
    A.清:冷清
    B.碧:碧绿
    C.“碧”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2)“空水澄鲜一色秋”中,“空水”的意思是______,“澄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里:十五公里
    B.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C.一色秋:溪水和秋天融为一色
    (4)“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品题为“秋月”,文中却没有一个“月”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秋月主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4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河北省] hao

    tz144450

    2020-09-05 16:29:15

    [湖南省长沙市] hao

    tz402361

    2020-07-21 16:23:18

    [四川省绵阳市] hao

    tz519018

    2019-07-23 14:27:21

    hao

    心雨

    2019-07-22 10:00:06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