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二 > 历史 > 下学期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六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教学目标

    1.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2. 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3.使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哪些伟大的外交成就?

    外交成就一: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外交成就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的时间:1953底

    2、人物:周恩来

    3、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与尼赫鲁、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4、历史意义

    对中国: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外交成就三:万隆会议之“求同存异”

    时间:1955年

    性质(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国家)

    中国代表:周恩来

    提出方针:求同存异

    意义: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 万隆精神”

    评论5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挺好的

    tz269253

    2021-06-02 21:21:12

    [河南省濮阳市] 讲得非常精彩

    159****0845

    2020-03-31 16:11:54

    [河北省沧州市] 讲得非常精彩

    131****4568

    2020-02-07 16:27:47

    [陕西省] 这个老师讲得太好了

    180****6006

    2019-06-22 11:27:50

    [山西省晋城市] 好

    凡胎

    2019-04-16 13:02:19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