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3课《马说》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二、填空题
1.给加粗字注音。
骈死() 槽枥()() 粟() 一石 ()
外见() 食马() 祗()辱
2.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________代著名_____家、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和、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一起称为“”。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
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
(1)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2)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三、按要求做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真无马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要求默写句子。
(1)《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说》一文中点明了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联系《马说》,结合本文,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问题:①千里马的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千里马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