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师大 > 初二 > 数学 > 上学期 > 正文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第5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我们已经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呢?
方法一:度量法
方法二:剪拼法
方法三:证明法
已知,如图△ABC。
证明:∠A+∠B+∠C=180°。
证法1:
证明:过A作EF∥BC,
∴∠B=∠2,∠C=∠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2+∠1+∠BAC=180°
(平角的定义)
∴∠B+∠BAC+∠C=180°
温馨提示: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做辅助线是几何证明过程中常用到的方法。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证法2:
证明:过A作AE∥BC,
∴∠EAB=∠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EAC+∠C=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而∠EAC=∠EAB+∠BAC
∴∠B+∠BAC+∠C=180°
证法3:
证明:延长BC,过C作CE∥BA,
∴∠A=∠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ACB=180°
∴∠A+∠B+∠ACB=18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一个命题是否正确,需要经过使人信服的推理论证才能得出结论。而证明是由命题的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严密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
思路总结:为了证明三个角的和为180°,转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常用方法。
例1:在△ABC中,∠A=80°,∠B=∠C,求∠C的度数。
例2: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求这三个内角的度数。
例3:如图△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
(1)若∠A=70°,求∠BOC的度数。
(2)若∠A=x°,求∠BOC的度数。
应用教学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感悟反思
1、通过思考、探究、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探索到一个数学规律,最终还须证明;并且学会怎样有条理的表达。
3、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证明中,添加辅助线的实质是通过平行线来移动角。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李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在教学上能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联系,掌握数学学科的脉络。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一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4 平行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3 平行线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2 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 为什么要证明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二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2 中位数与众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第二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第一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8 三元一次方程组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7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河南省郑州市] 好!

伍六柒

2020-12-19 20:45:36

老师的讲课吐字清晰,请的好,板书也好!

tz328568

2020-08-26 16:49:59

可以

索隆

2020-08-20 19:41:16

[河南省郑州市] 老师的讲课吐字清晰,请的好,板书也好!

tz718672

2019-12-18 16:54:02

[陕西省西安市] 可以

133****3528

2018-12-09 10:42:31

[江西省] 还行

云浅

2016-12-09 16:21:06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