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文言词语专题(一)》
一、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音近通假和音变通假三种形式,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军士吏被甲”中的“被”通“披”,“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的“还”通“旋”。
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惠”通“慧”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要”通“邀”
C、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属”通“嘱”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
“阙”通“缺”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反”通“返”,返回
②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通“增”,增加
③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具”通“俱”,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通“弼”,辅佐,辅弼
⑤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羞”通“馐”,菜肴。 “直”通“值”,价值。
⑥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食”通“饲”,饲养。 “材”通“才”,才能。
2、古今异义词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着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语就是古今异义词。
古今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①有些词的词义没有变化,如:“人”“星”等。
②有些词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义仅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的江河。
③有些词的词义缩小了,如上面例子中的“妻子”。
④有些词的词义发生了转移。(考点上这种类型出现得最多,所以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现在的词义去理解),如上面例句中的“绝境”。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词义。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爷: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走”:古义——“跑”
(例句)“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今义——“步行”
“去”:古义——“离开”;“距离、相距”
今义——“到,去”
(例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业等”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例句)“今齐地方千里”
“恨”:古义——“叹恨”;“抱怨、遗憾”
今义——“仇恨”
(例句)“怅恨久之”——(叹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
“卑鄙”:古义——“低微而鄙陋”
今义——“品质低劣”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一词多义
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公问其故
②故克之
①“故”是“原因、缘故”的意思
②“故”是“所以”的意思
同样是“故”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像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粗词语:
①但坐观罗敷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景观 观赏
②君子病在肌肤 / 则久已病矣
疾病 困苦不堪
③岁赋其二 /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征收、敛取 赋税
④若毒之乎 / 呼嘘毒疠 /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痛恨、怨恨 有毒的 毒害
⑤以为莫已若者 / 若毒之乎 / 貌若甚戚者
比得上 你 好像
如:“故”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特意——如“恒侯故使人问之”
(5)旧友——如“臣与项伯有故”
如:“毒”
(1)怨恨——如“若毒之乎”“又安敢毒耶”
(2)毒害—如“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安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级重点中学语文教师,曾在全省、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具有丰富的语文基础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