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第二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机趣》
一、读、写、说互动
●本单元课文的话题都比较新潮,很有意思,从选择的题材及切入角度看,显得很机智,把本来很可能是枯燥的事情写得趣味盎然。这种“趣味”不是一般抒情的趣味,而是和作者的机智联系在一起的,可称为“机趣”。
细菌,不是个新鲜的话题,而《细菌的启示》以形象的语言讲抽象的道理,谈适应与进化、进化与退化、简单与复杂、寄生与共生、墙与醉鬼等等,不但妙趣横生,而且哲思深邃。
●请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报刊,找寻一篇你认为写得富有机趣的文章,介绍给同学们。
二、不要在“菜园”里打转,要学会欣赏“大海”
●“意趣”的“趣”是多种多样的,“机趣”是其中之一。文章有无机趣,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机敏,是否具有发现的、想象的敏感。在平常的现象中,看不出不平常的趣味和道理,就没有东西可写。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我们一般人对于本来在那里的新鲜有趣的东西不容易‘见’着。这是什么缘故呢?不能‘见’必有所蔽。我们通常把自己囿于习惯所画成的狭小圈套里,让它把眼界‘蔽’着,使我们对它以外的世界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人向海边农夫称赞他的门前海景美,他很羞涩地指着屋后菜园说:‘海没有什么,屋后的一园菜倒还不差。’一园菜囿住了他,使他不能见到海景的美。”
●习惯和现状使我们的感觉和思维受到了蒙蔽,去除习惯和现状的遮蔽,才能显出机智和聪明,才有充满机趣的言说。只见“菜园”不见“大海”的蠢事,并非个别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
三、展示你的机智——《时尚面面观》
●现代文明和时尚新潮,带给我们很多的便利和享受,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盲点和误区,这需要我们撇开习惯的蒙蔽,激发自己的敏感,发掘自己的智慧,对周遭现象作重新审视。
●机趣并不限于立意,在言语表现的一切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机智的趣味。
●同学们试想想,电视、电脑、网络游戏、动漫、手机、MP3、私家车、旅游、航天飞机……它们在给我们带来便利、愉悦的同时,是否也使我们失去了什么?
请以《××面面观》为题或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把你的“发现”机智地表达出来。
友情推荐:口头表达的机趣
本部分活动自由处理
●口头表达同样可以是充满机趣的,而且与书面表达的机趣有所不同。比较下面的文字,感受一下口语机趣的特殊风味,说说哪篇更有现场交流感。
从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的米老鼠,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比例在稳定地增加:眼睛与头的比例从27%增加到42%,头与身长的比例从42.7%增加到48.1%。鼻子到前耳距离占鼻子到后耳距离的比例从71.7%增加到异常大的95.6%。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组抽象而又枯燥的数字,但古尔德却非常精细,乐此不疲。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米老鼠在这么多年中正是渐渐地有了“相对大的头,明显的脑盖,眼睛大且位置低,突出的脸颊,短而粗的四肢,灵巧的呆板,笨拙的灵动”这些明显的特征,才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科学家的数字武器》
寄生是一种生存策略,它又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在你身上寄生但不要你命。要你命干吗?在你肚子里吃你,生活得挺好的。要了你命它哪儿呆着去呀?对不对?它寿命通常比你短。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要危害你,吃人家挺好的啊,干吗要人家的命呢?要人家的命之后,还要找第二个对象,继续吃下去不是比再找宿主更省劲吗?但有的时候做不到,有其他寄生物跟它争着去蚕食一个宿主,不早点下手,别人就给吃了,反正宿主都是要死的。也就是说和平共处是要有条件的。和平寄生的条件是不能有残酷的同类竞争。与之对应,伤害的策略也有条件,就是在把宿主害死以后必须能够及时转移。要是宿主死了,细菌也没地儿呆了,就不是一个成功的策略。转移靠什么?靠传染,如若不然前脚宿主死了,后脚细菌也得死。
——《细菌的启示》
●下面是《辞海》中关于“寄生”的文字,比较一下,《细菌的启示》中讲的“寄生”有什么不同?并与同学们交流。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在代谢上依赖于后者而维持生命活动的现象。前者通常较小,称寄生物;后者一般较大,称宿主(亦称“寄主”)。寄生物以宿主为生活场所,从宿主摄取营养及其他物质,向宿主体内排泄代谢产物,往往会损害宿主,引发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以自己的作文《××面面观》为基础,作一次演讲。
要求:
1、用口语演说,为此需要对作文语言作一番必要的转换处理。例如句子要短,句式和语气要多样,具有某种现场交流感。
2、语言要尽量机智有趣。
3、演讲时间不少于3分钟。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安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级重点中学语文教师,曾在全省、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具有丰富的语文基础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