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伟人简介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5入学,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
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原名邓希贤,1904.8.22生于四川广安
留学生涯: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党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苏联)
土地革命时期(国公十年对峙时期):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遵义会议后第一次“进”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建国初期:解放西南,和平解放西藏
邓小平三落三起:
一落:1933年2月,因用户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一起: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的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二落:“文革”初期,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1969年被下放
二起: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三落: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三起:“四人帮”倒台后再次复出
二、新时期的历史功绩
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持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
A、肯定“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人们思想获得大解放
C、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2、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底)、平反冤假错案
3、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维护毛泽东思想(1981年《决议》)
4、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1978--1982)形成主题
酝酿:1975年的全面整顿
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主题:1978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转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第二阶段:1982--1987初步形成
1982年中共十二大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三阶段:1987--1992成熟并形成体系
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中共十五大,使用“邓小平理论”的名称
南方谈话:1992年第二次宣言
1、背景: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国内:1989年政治风波
2、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的本质: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的这两条。
(2)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3)明确提出两个“不等于”:激化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4)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3、影响: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南方谈话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宣言书
5、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这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全面评价邓小平
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思考:学习了邓小平的革命经历,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经历磨难,三落三起,信念坚定,从不动摇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常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关注孩子个体差异,重视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