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选修3 > 正文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选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2)现实原因:核武器巨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美苏“冷战”的威胁,造成世界不安宁
局部战争的存在,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3)个人因素:
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
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表现(三次高潮)
A、第一次高潮:20世纪40-50年代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巴黎和布拉格——呼吁和平合作;要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2)第2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华沙——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和平共处”原则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
罗素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
1954年发表《人类的危机》著名演说
1955年与爱因斯坦共同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反对本国的核武器研制
倡导成立“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成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B、第二次高潮: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1、原因:美国发动越战并使战争不断升级,战争给美越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和痛苦。
2、特点:阶层多,时间长,规模大
3、概况: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拒绝服兵役,反对侵略战争‘
(2)1967年10月,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3)1970年,美军进入柬埔寨,激起大学生的抗议活动
4、形式:游行示威、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逃往外国、极端自焚等
5、影响: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运动波及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
C、第三次高潮:
1、背景:1979年,北约集团通过协议,针对苏联在东欧部署导弹的情况,决定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
2、表现:
(1)国际和平年:1986年(1982年,第3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国际和平日:9月21日(从2002年开始)
三、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1、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1)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2)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
(3)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4)斗争对象上:矛头直指军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5)斗争形式上:形式多样,与其他社会运动相结合
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意义):
(1)对制止战争、对限制军备竞赛、对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3)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提升】
尽管世界人民和平运动和联合国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但局部战争不断,结合本课,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世界和平?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民族、宗教、领土等纠纷(3)恐怖主义等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常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关注孩子个体差异,重视知识的积累。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选修3)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选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7课《海湾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4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二)》(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和4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一)》(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课《越南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2和3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走向世界大战》(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选修3)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