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选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选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两极格局的形成》
    【本章概论】
    “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了力量对比的变化
    明确两组关系: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之下国际关系最显著的特征。
    (2)“冷战”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
    3、主要内容:
    (1)成立联合国
    (2)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3)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a、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b、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c、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联合国】
    原因:源于众多国家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痛苦的深切感受和对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避免战争重演,共同谋求和平与发展联合国。
    准备:1945年春,旧金山会议
    成立:1945年10月
    总部地点:纽约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认识:
    (1)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饱经战争的 各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人民要求和平,要求发展的愿望,得到了广泛的称颂,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要付诸实施还有很大困难;
    (3)尽管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但它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有权威性、最具有影响性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为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今天。
    比较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2)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
    (3)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4)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5)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不同点:
    (1)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2)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
    (3)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比国联更有效
    4、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
    5、评价:
    (1)积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2)消极: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a、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b、重划疆界,分裂国家,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3)体系隐藏着许多矛盾
    a、美苏间矛盾(争霸)
    b、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对立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历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e、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4)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6、瓦解: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
    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探究一】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相同点:
    (1)建立背景:都是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2)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
    (3)实质: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结果: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5)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6)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
    雅尔塔体系: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
    雅尔塔体系: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雅尔塔体系:主要矛盾是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
    雅尔塔体系: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组织联合国,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4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二)》(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和4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一)》(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课《越南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选修3)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2和3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走向世界大战》(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1课《巴黎和会》(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选修3)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