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走向世界大战》
一、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世界最早)
1、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阶段特点: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1931--1937年局部抗战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
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1)以爱国为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
(2)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会战
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争;百团大战等
(3)持久抗战,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
(4)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二、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非洲最早)
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
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1953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挨人民顽强抵抗,粉碎意速胜企图
(2)1936年,意吞并埃,埃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3)1941年,在盟军帮助下,埃获得解放
3、埃第一阶段抗意斗争失败原因:
(1)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埃军备陈旧
(2)英法美的纵容政策,助长了
(3)意军强大残忍——施放毒气
三、西班牙内战(1936--1939)(欧洲最早)
1、西班牙内战爆发:
(1)背景:共和国成立(2)人民阵线上台,改革
(2)标志:1936年,佛朗哥叛乱
2、国际上各种势力的态度
1)德、意的武装干涉
原因:(1)敌视共产党(2)战略需要(3)检验军事实力
2)世界进步力量对西班牙人民的支持
3)西方大国的态度:
英法“不干涉政策”
美国“中立”政策
3、性质: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对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4、结果:1939年3月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
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原因:(1)法西斯国家力量的壮大(2)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加剧(3)法西斯国家共同利益的需要。
共同利益指:共同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过程:
(1)1936.10,德意签订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2)1936.11,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3)1937.11,意大利加入“反共”协定,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影响:形成了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意日集团为什么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
是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
时机尚未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
是为了蒙蔽英法等西方国家,以扩展势力。
【问题探究】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有哪些特点?
1、对法西斯的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2、在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都受到英法美绥靖政策的抑制,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3、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国小力弱且各自为战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未能遏制二战的全面爆发。
【高考题】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况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
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30年代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走向世界大战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含义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同时企图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的政策。
2、实质
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无视效果利益的极端自私的强权政治(目的:避战自保,祸水东引)
3、表现
(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偏袒日本)
(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名不副实“经济制裁”)
(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干涉”和“中立”)
(4)德国破坏《凡尔赛合约》,英法没有抗议
(5)制造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6)“奇怪战争”、“静坐战”——绥靖政策在战时的延续
4、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
(一)英法
(1)英法经济军事地位的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2)英法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
(3)一战的残酷性使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4)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
(5)对苏联社会主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
(6)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
(7)他们是“凡——华体系”的得利者,不想破坏现状
(二)美国(“中立政策”)
(1)忙于恢复经济,无暇顾及
(2)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驱动
(4)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
5、绥靖政策的危害
(1)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英法忽视了战争的准备,导致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
(3)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
(4)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团结对敌
6、教训: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7、绥靖政策的破产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1940年春,德国攻击法国,丘吉尔上台,张伯伦下台。
二、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1、背景:(1)德国对外侵略扩张:吞并奥地利、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2)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2、时间:1938年9月
3、内容: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4、影响:
(1)对捷克:没有当事国参加,牺牲了捷克的利益,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为1939年3月捷克被德国完全吞并并埋下了祸根。
(2)对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而英法在二战中首先遭到了德、意等国的进攻
(3)对德意: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了他们的侵略力量。德国吞并了捷克,意大利吞并了阿尔巴尼亚。
(4)对苏联:构筑集团安全努力失败,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中立自保政策。
三、集体安全的落空
1、背景:
(1)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欧洲战云密布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
(3)国际联盟未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
(4)英法和苏联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战争威胁
2、目的:为扭转不利处境,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
3、概况:
(1)第一阶段:1939年4月,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失败原因:英法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根深蒂固)
(2)第二阶段:1939年8月23日,构筑集团安全努力失败,苏联转而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1)原因:
慕尼黑阴谋时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
德国提议苏德和解(防止英法与苏联结盟,避免两线作战)
苏联在不能与英法迅速结成同盟的情况下,转而追求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
(2)影响:
对苏联: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
玷污了国际形象,应予否定
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加速二战爆发
(3)实质:苏联式的绥靖政策
三种不同的态度:
1、大国的猜疑——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2、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恐惧——不能阻挡战争的扩大
3、暴政的危险——野心欲望的增强
世界走向战争
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策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而作为世界大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
3、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4、其他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爆发。
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来,不能制止战争爆发,从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于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教学标兵。热爱教育,讲课生动形象, 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