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选修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语文《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选修)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还有:顶针、互文、双关、通感、反复……

    有人说,运用不同的语文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  ),使文句整齐;(  ),使文章流动;(   )使文章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  )使文章产生一喝三吧的节奏;(   ),文章自有活泼之趣,(  ),文章会有古雅之风。
    (1991年高考题)下列各项中填入上文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①巧用口语 ②排比  ③多用些文言成分④散句  ⑤对偶  ⑥反复
    A.②③⑤①⑥④     B.⑤③④⑥①②
    C.②④⑤①⑥③     B.⑤④②⑥①③

    活动设计1:
    阅读“引子”部分,体会修辞有作用。
    比一比
    1、那船带着孩子们在浪花里进行。
    2、那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窜。

    3、小草慢慢的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
    4、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
    可见,要使语文变得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活动设计2:
    阅读“广而告之”话修辞,先判断这些广告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体会修辞的优劣。
    (1)镶嵌。镶嵌就是在语句中加入其他的词语。又分两类;有时为了把话说得很舒缓些或郑重些,故意加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来衬托重要的字,以加虚词和数字为最常见。另一类把能表达内心真心实意的词语巧妙地、天衣无缝地嵌进诗文中去。《水浒传》第六十四回的一首诗也运用了这种合适;“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源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把嵌入每句诗中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芦(卢)俊义反”,赚得卢俊义上山入伙。
    (2)摹绘,摹绘就是摹写对物的各种感觉。生活的景象丰富多彩,事物的情况纷繁复杂,文章写得好,就应该把生活景色的色彩、声音、肥人们对事物情状的具体感受如实地反映出来,做到“有声有色”。对事物的摹绘可以是摹声、摹色、摹形、摹状。
    (1)比喻就是(把比方)。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二者(性质)不同,但又要有(相似)之处。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2)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
    使(复杂有道理变得较浅显),
    使(抽象的事物变得较具体)。
    (3)用叙来比喻就要作者发挥(想象力)。
    (4)常见的比喻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里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①那又浓双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②思想感情的汗水。③祖国母亲。④我的朋友——书籍。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①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②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的人爱他,也有的人恨他。
    请辨别下列的句子,找出比喻句。
    (1)猫在稿纸上踩发几朵小梅花。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
    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像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①同类相比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②表示猜度
    我们这时代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③表示举例的引词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等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④表示想象。
    5、品味比喻的妙处
    取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抺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取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棵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去骨鱼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的花瓣的露水,手指那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6、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1)比喻是(把一种事物当作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拟中把物当作人来描绘说明。叫(拟人);把(人或物)当作(另一物体)来描绘说明叫(拟物)。
    (2)比拟的作用是使(情感表现多样化),使(事物描写形象化)。
    (二)比拟
    1、概念: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
    2、构成及各类:被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气体。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拟人是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人格化。
    例如:
    ①山歌向着高山唱。高山低头把路让。
    ②可是,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悄挤趤门缝来,落到枕头边上,我还听见零零星星几滴雨声。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他在这里弹琴。
    (2)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怵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属性。
    例如:
    ①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寻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身子长在水里。
    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③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区别:比喻与比拟
    1、比喻的重点在“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它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述。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你来辨别一下
    1.晕月爬过墙来。(比拟)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有打采的,不渴睡人的眼。(比喻)
    3.真理它却还会弯腰。(比拟)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有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比喻)
    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比拟)
    6.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如晢且围着算了。(比喻)
    7.他确乎有点像橡树,坚状、沉默,而又有生气。(比喻)
    8.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比拟)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