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师大 > 初二 > 数学 > 上学期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3课《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纯数学问题的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心。
    鸡兔同笼
    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右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
    “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见于《孙子算经》下卷第31题“雉兔同笼”,流传广泛,许许多多数学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来解决,或者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来解决。
    “雉兔同笼”题: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各几何?
    (1)《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法:
         金鸡独立,兔子站起
         数脚:94÷2=47(只)
         头数:兔 47-35=12(只)
               鸡 35-12=23(只)
    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
    能够这样算,主要是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倍数。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
    1、“上有35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94足”呢?
    2、你能根据(1)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3、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
    解:设笼中有鸡x只,有兔y只,由题意可得:
       
        解此方程组得:
    答:笼中有鸡23只,兔12只。
    例1: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题目大意:用绳子测水井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5米;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1尺。问绳长、井深各是多少尺?
    等量关系:
      (井深+5)×3=绳长
      (井深+1)×4=绳长
    解: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由题意得
       
        解此方程组得:
    所以绳长48尺,井深11尺。
    练习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则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3倍的和为15,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
    2、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有蛐蛐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若设蛐蛐有x只,蜘蛛有y只,则列出方程组__________。
    3、小刚有5角硬币和一元硬币有8枚,币值共有6元5角,设5角的有x枚,一元的有y枚,列出的方程组为__________。
    4、甲、乙两人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20棵,已知甲植树数是乙的1.5倍。如果设甲植树x棵,乙植树y棵,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

    5、做一做:
    列方程组解古算题:
    “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牛、羊各直金几何?”
    题目大意是:5头牛、2只羊共价值10两“金”。2头牛、5只羊共价值8两“金”。每头牛、每只羊各价值多少“金”?
    6、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一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4 平行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3 平行线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2 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 为什么要证明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二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2 中位数与众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第二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第一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8 三元一次方程组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7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评论5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江西省] good

    徐昌栋

    2020-08-19 09:35:46

    [甘肃省白银市] 太强了 哈哈

    tz291954

    2019-11-13 23:19:09

    [山东省] good

    tz073762

    2019-08-04 10:49:19

    [山东省枣庄市] 好

    系统提示

    2018-12-01 22:10:53

    [山东省青岛市] 呵呵哒

    1094675290

    2016-07-31 15:16:53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