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政治 > 必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思想政治第二单元第3课《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途径:
    (1)商业活动: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是古往今来东西方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謇、玄奘、马可波罗等)活动过的地方,留下来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想一想: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家、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美国)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
    (2)人口迁徙
    探究与分享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1、永嘉之乱后
    2、安史之乱后
    3、靖康之乱后
    三峡移民是否起到传播的作用?
    重庆万州区正式确定新建三峡移民文化村景区。三峡移民文化村欲通过“百年梦想,百万移民,十年艰辛”的主题,反映三峡工程这一伟大壮举,三峡移民的奋斗精神以及和兄弟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丰硕成果。景区将建设三峡移民纪念殿、三峡移民博物馆、特色电影院、百万大移民雕塑墻、移民纪念碑、淹没区微缩景观在内的多个景观工程。
    想一想:同学们在搜集资料,例如说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通常是采用哪些手段或工具呢?
    采访、问卷、参考书、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各有利弊)
    注意: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大众传媒的含义:文化传播的媒介,简称传媒。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3、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4、大众传媒的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个地点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5、大众传媒的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中国已成为世界传媒大国
    目前中国共有:
    报纸:2119种
    杂志:9038种
    图书出版社:568家
    音像出版社:290多家
    新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69家
    播出广播节目:1789套
    播出电视节目:2322套
    新闻网站:150多家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多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既要热情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
    1405你那,郑和率船队通使西洋,后又访遍30多个国家。带出中国的各种名产,又带回东南亚地区的各种产品。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
    积极扩大中外文化交流
    2008年到2009年中俄双方互办文化节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成为集中展示多元的世界文化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展示台。
    2010年11月的广东亚运会也必将成为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会。
    中国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四件武器”
    首先是“文化桥梁”——汉语拼音。因为采用了罗马文字,容易被利用字母文字的国家所接受,借助着汉语拼音这个桥梁,探索神秘的中国文化也不再是难以越过的天堑。
    其次是“文化深度”——孔子文化。海内外如火如荼的“孔子学院”就是这个文化在世界上重要程度的表现,截止2009你那10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241个孔子课堂,共计523所,分布在87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举办过多次的经典诵读,大人和孩子们着汉服,说汉语,背诵中国的千年的经典。孔子学院成为各国学习汉语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
    再就是“文化救赎”——中医学说。在法国,有着良好的培训的中医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在韩国,中医已经形成了产业。在美国,有的私人中医针灸师,每一针的费用高达数百美元。神秘的中国文化在健康的理念上对世界的冲击,中医就是最大的利器。
    通过便捷的桥梁,探索深奥的文化底蕴,得到了精神上的救赎,世人还应关注中国文化的一个精品。这个精品正在形成气候,开创辉煌——这就是五粮液。中国的国粹——五粮液在国际上,几乎就是中国白酒的全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物有五行,谷有五粮,声有五音,颜有五色,亲有五服。好年成是五谷丰登,好滋味是五味调和,有知识是学富五车,有地位是九五之尊。“五”代表着典型的传统中国文化,品味五粮液酒的过程也是品味中国文化的过程。
    知识体系


    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术实施环保教育
    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
    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
    7、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