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吸取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并树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创新以促进祖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
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时提出的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必要性
(2)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双百方针”的含义
(1)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展自己意见的自由。
(3)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此来指导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3、“双百方针”的地位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
4、成就
(1)科学技术领域: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2)文学领域: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历史剧、话剧、小说)
(3)学术界成就: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以及人口学、遗传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郭沫若与范文澜都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但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有不同看法;当时,有些学者要中央宣传部决定谁对谁错。但中央认为,这是学术问题,要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
(4)文艺界成就:青春之歌
二、遭遇曲折
1、遭遇挫折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2)受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出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遭遇挫折的表现
(1)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表现: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恣意篡夺和歪曲
只有八个样板戏轮番演出,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停止
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冲击,呈现萧条的局面
探究拓展:建国后不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主要在于“左”倾错误思想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党的知识分子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2)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3)比较直接的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4)相当一段时间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双百”方针的得到重树。
2、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蓬勃生机
(1)文艺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
(2)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3)恢复一些被撤销的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并发展了一些新学科
(4)“三下乡”活动将文化、科技、卫生送到全国农村(1996年)
(5)中外学术经验交流频繁
“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
(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造自由
(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四、“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要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本课小结
“双百”方针的发展历程
(1)活力出现(1956—文革前)
百家争鸣: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之争——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领域成果
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赵树理——《三里湾》
(2)遭遇挫折(文革时期):
极左思想盛行,“双百”方针受破坏
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之争说成是阶级斗争。
(3)重现春天(1978年以后):
恢复“双百”方针: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蓬勃生机
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三个问题——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的关系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于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教学标兵。热爱教育,讲课生动形象, 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