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苏东坡游赤壁》
在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梳理文章了解了《赤壁赋》这篇课文的内容,而我们说过光知道里面字词的涵义对于《赤壁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重点应该放在赏析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苏轼用什么样的方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讲了什么样的道理。
1、请找出作者感情变化内在线索。
苏子乐甚→苏子愀然→客子之悲→苏子感悟→客喜而笑
2、苏子之乐,乐由何来?
月夜泛舟的陶醉
3、苏子愀然,缘何而然?
悲凉箫声的伤感
4、客诉悲情,悲自何生?
(1)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的兴亡之悲
(2)宇宙之无穷与人生短暂个体渺小对比生悲
(3)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理想不能实现之悲
5、水月做比,讲何道理(由悲而悟,苏轼有了哪些悟?)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6、杯盘狼藉,为何如此?
乐、喜
乐指面对突来的美好景色的欣然反应,是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的是感官体验;喜是理性思考后达到的一种精神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喜是忘情尘世的洒脱。
而此时的苏轼,洞穿人世沧桑,超越天地两界,一叶扁舟浩浩长江水,一曲天地弧影任我行,时间的灰烬在大浪中化作永恒的悲叹调。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崔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语言生动幽默,课堂氛围活跃,具有亲和力。课堂内容丰富且突出重点,语言明了、有条理,很容易使学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