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必修4 > 正文

高中语文《走近文学大师》(必修4)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走近文学大师》
    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却说出了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性。那些大师所铸造的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一代代人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精神源泉。在课上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文学大师,欣赏过他们的经典名篇。这里我们来探究一下,到底应该怎样来读经典?又怎样才能走近文学大师?
    一、消除经典的隔膜
    有些同学不太喜欢经典,这不奇怪,经典毕竟和我们的生活有距离,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鲜活“好读”。阅读流行读物可以比较随意,比较轻松,可以用休闲的姿态;读经典则大都需要“啃”,反复体会,慢慢吸收。有些流行读物也不无价值,不过从文化积累与精神建构的角度考虑,中学生还是应该用主要精力多读一些经典作品,也就是说,光吃“零嘴”不行,要重视“主食”。我们在语文课上已经接触到一些大师的经典,但限于篇幅,有些只是节选,难窥全豹。课后最后能找其中某些全本来读一读。通读全本和只读节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现在又许多所谓的简写本,以及许多根据经典改编的电影电视,对于了解经典也有帮助,但这些都代替不了自己通读经典。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点,尽量多接触经过历史选择的人类文化精华,多挤点时间读大师的经典,让自己起点高一些,是终生受益的事情。明白这一点,我们对经典就有一份尊崇,一份耐心,隔膜就会消除,一步步登堂入室;当我们进入大师创造的精神世界,就会为那深厚的意蕴和睿智的表达所吸引,不断引发人生的思索,并感觉到向上和向善的巨大力量。
    从你学过的课文作者中找出一位最让你敬仰的文学大师,读他的一两篇或一两部作品。想想最初接触大师时你曾经有过什么困难或隔膜,后来是否真正进入了大师作品的精神世界。再和同学讨论一下,阅读经典与阅读一般流行作品有哪些不同。
    二、思想的力量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所以我们要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又如何表达他们的思考的。思考,是我们接近大师的重要途径。比如读一部经典小说,往往首先会为故事情节和独特的描写所吸引,但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大胆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印证感受作品独特的思想力量,我们也就有可能进入经典阅读的高级阶段,我们的人格就会得到提高。
    除了读作品,不妨也找作者的传记来读一读。一般传记都会提供传主的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影响以及历史的评价,这会帮助我们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大师的思想。距离来说吧,1778年,法国作家伏尔泰去世,被安葬于法国名人公墓。在灵柩上写有:“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是对这位大师思想贡献的高度概括。如果读伏尔泰的作品,我们是否领会和把握其作品的“理性”与“自由”的思想精髓?又如,鲁迅先生逝世后,前来追悼的人们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上面写着“民族魂”。这一传记材料会启发我们读鲁迅的作品时反复思考:鲁迅的创作与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迅的许多话题至今人们仍然总绕不过去?经典阅读中只有不断切入自己的思考,甚至阅读后仍然当做自己生活中不断探求的课题,我们才真正接近了大师,也真正能够吸取经典的思想精华。
    从已经学过的大师经典名篇中挑选一种,重新从感受“思想力量”这个角度阅读,同时可以参照相关的传记,看看是否有些新的体会,然后写一篇读书笔记。
    三、风格的魅力
    如果体验一下,给你一篇鲁迅的文章,不告诉你作者是鲁迅,,你读上几句,也许就能判断这是出于鲁迅之笔。这就是风格的魅力。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比如,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乃至句式等等。阅读要不时停下来,慢慢体会,琢磨,有时不妨放声朗读。
    风格的把握有赖于整体感受,读一部作品,有时某种味道、某种特色给你的影响特别深,获得这种直观的第一印象很可能你就进入了艺术之宫的大门,接下来就可以领略大师的风格园地。文学欣赏有时也不必过分依赖技术性的分析。自己的阅读体验是非常宝贵的,应当在有了真切的体验之后,再去分析。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吸纳作品的精华,体味艺术创造的美妙。
    1.从学过的大师名篇中选择两三篇进行风格比较,并结合自己的整体阅读体验,简要说明形成不同风格的原因。
    2.你更喜欢哪一位大师的语言?请认真阅读其中一部作品,评析其语言特色。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范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激励、鼓舞每一位学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