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逻辑和语文学习》
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的逻辑性。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就会清晰、流畅;思维混乱,说起话来就会词不达意,写起文章就会前言不搭后语。逻辑和语文学习关系确实密切,我们有必要再语文学习中学一点逻辑。
一、概念
你现在正在使用的这本书,叫做“课本”,不叫“杂志”,也不叫“小说”;这本书中所用的文字称作“汉字”,而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这些“课本”“杂志”“小说”“汉字”“日文”等,从语言的角度看,叫做“词语”;而从逻辑角度看,它们就又都是一些“概念”。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据说,柏拉图曾对“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他的学生不同意他的观点,就去捉来了一只鸡,扒光了毛,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柏拉图的定义之所以显得可笑,就是因为“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并不是人的根本属性,虽然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柏拉图的定义却把“人”的外延扩大了,把一些不属于人的事物都囊括其中,这才让他的学生抓住了把柄。可见,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这么几种,后两种关系又叫“全异关系”。鲁迅的《孔乙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孔乙己明明偷了别人的数,却死不承认,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别人为什么笑他?因为“偷”和“窃”是一对同义词,意义虽有细微的差异,但它们所表示的概念则是完全一致的。“偷”和“窃”在概念上本是全同关系,孔乙己却硬把它们说成全异关系,企图以此来蒙混过关,结果当然就引来了嘲笑。此外,如“学校”和“中学”属于包含关系的概念;“青年”和“学生”属于交叉关系的概念;“战争”与“和平”属于矛盾关系的概念;“黑”和“白”属于反对关系的概念。
我们在学语文时常常会遇到对某一个事物进行分类的问题,这就涉及概念的划分。分类时必须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划分,否则容易犯概念交叉的错误。
1.下面对某些概念下的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衣钵,原指佛教中师傅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来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和技能等。
(2)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进行陈述的内容。
(3)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比如战争、犯罪等)的报道。
2.判断下列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
阿Q——老舍 文学作品——小说 鲁迅——《孔乙己》的作者
教师——作家 真理——谬误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3.区别“勇敢”和“鲁莽”、“有主见”和“抱成见”这两对概念,各写成一段话。
4.从课文中找出一些概念划分的例子,说说怎样划分才是正确的。下面的划分错在什么地方?
(1)图书管理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
(2)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3)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和贬义词。
二、命题
进行思维活动固然离不开概念,但最经常运用的是命题。因为概念总是分散的,需要把它们组成一个命题,才能进入思维过程。“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比如,“在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2003年上海申花队获得了甲A联赛的冠军。”这些句子都对某一事件作出了明确判断,所以都代表了命题。而像“今天会下雨吗?”“请把烟灭掉!”这样的句子则不代表命题,因为它们只是表示疑问或祈使,而没有作出明确的判断。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而且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个命题也可以表达成:“这个困难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我们在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发现,一句话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意外之意,逻辑学上叫“预设义”或“隐含义”。如,某大富因操作失误遭到船长的批评,他怀恨在心,于是在航海日志中写道:“船长今天没有酗酒。”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船长在此次航海中经常酗酒。”可见在阅读文章或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还要注意各种言外之意。
1.有时候,有意识地把握概念和词语、命题和语句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巧妙而丰富。请体会下面句子的妙处。
(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罗贯中《杨修之死》)
(2)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迅《故乡》)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有想到包马蹄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2.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还隐含着什么信息。
(1)你完成今天的作业了吗?
(2)我们继续学习文件。
(3)你准备坐飞机还是乘火车到上海?
(4)从那以后,祥林嫂就不再提那件令人伤心的事了。
3.判断下列命题错误的原因,说说在语言运用方面给你什么启示。
(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
(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
(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
(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三、推理
推理是由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往往要通过复句的语言形式来体现。比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他有选举权,所以他已经年满18岁了。”这就是推理的语句表达形式。
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比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包含着一个“三段论”:“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我们不是圣贤,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这种推理的形式是通过两个前提(即“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和“我们不是圣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是会出错的”,而且两个前提包含共同的词项“圣贤”。
还有一种有趣的思维形式叫“二难推理”。比如有一位理发师承诺说:“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那你给自己理发吗?”理发师左思右想,无法回答。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他面临一个二难困境:如果他给自己理发,根据承诺,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而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么同样根据承诺,他应该给自己理发。总之,不管他给不给自己理发,他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承诺。
另外我们都知道,一个论证的过程包含“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这就是读写议论文中涉及的推理问题。
1.我们学过的一些课文,其行文思路即体现为一个推理过程。如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在》就包含了一个典型的“三段论”。试写出具体的推理过程。
2.我们以前学过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和寓言《自相矛盾》中包含了一个“二难推理”。请具体分析一下各自的推理过程。
3.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篇,具体分析其论证过程。然后总结一下,我们在中学阶段学过哪些论证的方法?
四、逻辑规律
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如同数学上的公理一样,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中途偷换概念,改变话题。“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正如奥运会比赛,在同一个项目上,一个人不能既获得了金牌,又没有获得金牌。“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假的。比如不能说“这只羊不是动物”这句话是假的,又说“这只羊是动物”这句话也是假的。
分析下面的例子,看看它们分别违背了什么思维规律。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说真正的英雄。
(2)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3)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
(4)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5)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作儿童文学发表吧。
【课外延伸】
1.有三个人,分别姓王、姓刘和姓陈,他们每人身兼两职,三个人的六种职业是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话剧演员、诗人和工人,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
A.音乐家曾经对工人谈过古典音乐的欣赏。
B.音乐家出国访问时,美术家和姓王的曾去送行。
C.工人的爱人是作家的妹妹。
D.作家和使人曾讨论过“百花齐放”的问题。
E.美术家曾与姓刘的看过电影。
F.姓陈的善下棋,姓刘的和那作家跟他对弈时,屡战屡败。
你能推断出他们三人各自的职业吗?
2.写一篇短文,阐述逻辑在语文学习中无处不在的现象。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范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激励、鼓舞每一位学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